“只要女儿女婿过得好,彩礼有没有不重要。”8月26日,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的农家小院里,63岁的杨映川,言语里满是对女儿杨瑞娟和女婿逯良良的祝福。
“之前相亲,光是高额彩礼就让我很有压力。”逯良良家住欣荣村一区,常年在外打工,一年挣三四万元。去年,逯良良经人介绍认识了欣荣村四区的杨瑞娟,两人性格合拍,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。让逯良良没想到的是,杨瑞娟一家早就看出了他的顾虑。杨映川对逯良良说:“小逯,我看你是个踏实人,只要你俩好就行,彩礼不用多,给1万元,让我女儿买几身新衣服,这事就定了。”
“当时我都愣住了,几年前我哥结婚时都需要6万元彩礼呢,父母为此还借了3万元。”逯良良心里暖乎乎的,“我就想着,以后好好对媳妇,多孝敬老人,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。”
如今,这对新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而杨映川“重人品、轻彩礼”的做法,也成了村里邻里间夸赞的话题,为婚俗新风添上了温暖一笔。
在欣荣村,这样的温暖案例还有很多:刘俊与王文静“零彩礼”结婚,牛彬彬与王艳静“低彩礼”结婚,王健康、尤存钰彩礼6万元……“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变观念,重人品、轻彩礼。” 村“两委”委员胡进敏翻着台账说,曾经让适婚青年望而却步的高额彩礼,正逐渐被文明新风取代。
变化的背后,还离不开欣荣村扎实的产业发展根基。“村民腰包鼓了,就不用再靠彩礼保障生活。”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定成介绍,近年来,村里通过党建引领,构建“一园三区”产业布局,培育出劳务输出、设施果蔬、奶牛托管养殖、制衣加工、电商物流五大特色产业,带动300余人年增收3万元至5万元。
村里的金富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、宁夏绿天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,还通过“企业+村集体+务工”模式,带动2356人实现稳定增收,为移风易俗提供了经济支撑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若英)